三代火车司机见证“中国速度”(图)-中工新闻-中工网
首页学习时政看点工事全总工会评论权益视频财经企业就业民生国际军事理论汽车健康人物书画摄影旅行文化公益教育娱乐体育

中工新闻

神州

三代火车司机见证“中国速度”(图)

2018-09-01 09:07:43 经济日报

  图① 姜爱舜与瞿俊杰父子。图② 爷爷姜福临在驾驶蒸汽机车。图③ 姜爱舜在检查内燃机车。齐慧 摄

  在铁路行业,一家三代是火车司机的很少见。京沪线南京东机务段就有一户“火车司机世家”,祖孙三代姜福临、姜爱舜、瞿俊杰都是火车司机。从蒸汽机车到内燃机车,从内燃机车到电力机车,从电力机车到高铁“复兴号”动车组,从慢时速30公里“飞”到350公里,从环境“脏乱差”变为“洁净美”……一家三代人见证了不同时代的铁路历史变迁,见证了中国铁路的发展速度。

  爷爷姜福临——

  新中国首代蒸汽机车司机

  “远看像要饭的,近看像拾破烂的,走近一看是机务段的。”这是蒸汽机车时代,铁路火车司机给人们留下的深刻印象。

  爷爷姜福临1934年出生,1951年参加铁路工作,成为南京机务段解放型蒸汽机车学徒司炉工。随后转到国产建设型蒸汽机车上工作。

  当时,上海与南京间,京沪铁路沪宁段是唯一的一条铁道线。线路设备技术含量低。“线路钢轨使用的是短钢轨,列车时速只有二三十公里。黑色的火车头,拉着笨重的货物喘息着,车轮驶过,发出‘哐当、哐当’的撞击声。”姜福临回忆:“机车像摇篮,一路摇摇晃晃,站立不稳。”

  南京到常州,130公里,机车的牵引力靠人力不停地将洒过水的煤炭铲起,精准投至大炉,是烧水后产生的水蒸气把热能转化为机械能,“带着轮子转”。

  “一锹湿煤10斤重。每个班仅烧煤就要六七吨。途中还得同步配合瞭望信号、拉小水泵上水、开送风器排烟、检查机车、给油和清理炉灰等作业流程。”姜福临说:“焚火作业对司炉工来说是汗流浃背的重体力活,非常辛苦。”

  “那时司机室噪音大,烟熏火燎,到处是煤炭、粉尘与烟灰。没有电风扇,更别提空调了。冬天,司机室寒风刺骨;夏季炎热,司机室在锅炉旁被烘烤,温度高达70摄氏度。”说起火车司机,姜福临有道不完的辛酸。

  安全是铁路的命根子,列车运行安全基本依靠人掌控。姜福临珍藏着一张1970年拍摄的黑白照片:他在蒸汽火车头上,从司机室探出身子,观察道口的信号灯。

  “那时在驾驶过程中,我们必须一直保持这姿势。”姜福临解释说,车头前是蒸汽锅炉,驾驶室里烟雾缭绕,火车行驶时坐在驾驶室根本看不清前方的路,司机必须不断把身体探出窗,才能不间断瞭望线路和信号。遇到坡路或雨雪大风天,吃的苦更多。

  “身上脏油衣,伸手不见五指,满脸油灰和汗水,只有牙齿是白的。”工作环境苦脏累险,没有退路,姜福临硬是从那个艰苦的年代挺了过来。从蒸汽机车司炉,成长为副司机,他一步一个台阶,走得坚定扎实。

  21岁那年,姜福临荣升为新中国第一代蒸汽机车司机,这是他一生中感到最自豪的事情。

  时代造就人,环境越是恶劣,越是能磨练人的意志。姜福临经常对子女和身边的人说:“我对火车有特殊的感情,从没后悔选择这份工作。”

  姜福临选择这份苦差,坚守了44年,直到1994年退休。

1 2 3 共3页

编辑:傅仁誉

相关阅读

高清图片

图片

图解

排行

专题

  • 专题

    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

  • 专题

    “一带一路”倡议五周年

  • 专题

    壮阔东方潮 奋进新时代——庆祝改革开放40年

  • 专题

    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

  • 专题

    晋江经验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