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新使命:第三个“十五年”历史进程的实践与思考-中工新闻-中工网
首页学习时政看点工事全总工会评论权益视频财经企业就业民生国际军事理论汽车健康人物书画摄影旅行文化公益教育娱乐体育

中工新闻

神州

浙商新使命:第三个“十五年”历史进程的实践与思考

2018-08-31 07:27:22 新华每日电讯

  浙商新使命

  第三个“十五年”历史进程的实践与思考

  这是一个有“当代第一商帮”称誉的企业家群体。新中国第一个个体工商户、第一个私营经济试验区、第一张股份合作制企业营业执照……

  当面向市场的大门刚刚开启,他们便以敢为人先、能商善贾的特质,尝到了改革开放“头一口水”;当面向未来的21世纪来临,他们又成为率先践行新发展理念,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地生根、开枝散叶的一支生力军。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中培育和成长起来的浙商,是浙江改革开放40年的推动者、记录者,更是浙江近15年来在“八八战略”引领下,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实践者、传播者。从原先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粗放式增长阶段,迈向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理念主导的新发展征程,其意义不亚于一场经济领域的新的革命。

  大潮起钱塘,风正好扬帆。如果说浙商的崛起,印证的是一种吃苦耐劳、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那么浙商的转型,则昭示了一种崇尚科学、统筹兼顾、着眼长远的思想力量。她不但引领浙商在困顿中实现突破,确立新优势,也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与发展指明了方向,擘画了蓝图。

  新时代催生浙商新使命。“干在实处永无止境,走在前列要谋新篇,勇立潮头方显担当”——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浙江干部群众提出的新要求新使命,也是这个时代对浙商群体的一种期许。

  提前开启第三个“十五年”历史进程

  那个年代,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三高一低”,成为众多民企的“罩门”所在,浙江该如何应对?

  到2003年夏天,童敏伟走进传化集团华洋化工有限公司就满一年了。那一年,他感受到了企业快速成长的激动与喜悦,也体验到了未曾有过的困惑与烦恼——这家地处钱塘江南岸的民营化工企业在成功登顶增白剂产量全国第一“宝座”的同时,也成了这个领域的废渣“贡献”大户。

  “那一年,我们的增白剂产量达到500多吨,废渣产量同样有500多吨。”如今已是华洋化工塑化技术中心主任的童敏伟说,除了废渣,令人头疼的还有废气污染和车间里飞扬的粉尘。企业如同坐在火山口上。当时,华洋化工面临的可以说是浙江民企的普遍困境。

  浙江人均耕地少、自然资源短缺,唯独不缺的是创业活力和商业智慧。当改革开放破除了计划经济的束缚,浙江人便快速“洗脚上岸”,走上了经商办企业的征途,并很快打响了“浙商”这一品牌——在上世纪末本世纪初,浙商连续多年占据中国民营企业500强1/3的席位。

  然而,浙商的生产方式并没能摆脱那个时代的局限,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三高一低”,成为众多民企的“罩门”所在。作为全省65%生产总值、70%进出口额和80%就业岗位的供应群体,民企的“罩门”自然成了浙江经济的“罩门”,浙江当如何应对?

  “天下之治,有因有革,期于趋时适治而已。”面对世纪之交的世纪之问,浙江省委决策层冷静应对、科学施策,于2003年7月提出了在浙江改革开放发展史上影响深远的“八八战略”,即进一步发挥体制机制等八个优势、实施八个方面的举措,以化压力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

  时任浙江省委主要负责同志创造性提出“腾笼换鸟、凤凰涅槃”的转型理念,要求全省摆脱对粗放型增长的依赖,为浙江的产业高度化腾出发展空间。

  从2003年下半年到2004年初,浙江接连召开全省工业大会、全省民营经济工作会议,一系列进一步发挥浙江的块状特色产业优势、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成体系地依次出台。

  对于众多尚处在迷茫之中的民营企业来说,浙江省出台的一连串举措便如同一连串春雷在耳边震响。

  2004年7月,时任浙江省政协副主席、传化集团董事长徐冠巨用“两个与其”结束了企业内部争议,“与其等政府来关不如我们自己关掉,与其等出了安全事故炸掉不如我们自己炸掉”,干脆利落地把容易生成污染的华洋化工增白剂合成工序关停取缔。

  此后,传化集团一边致力于发展绿色化工产业,一边探索向现代服务业转型之路,成功推出“传化公路港”智能物流模式。近15年来,集团营收、纳税、资产保持了年均20%以上的复合增长。

  位于杭州萧山和绍兴交界地带的杨汛桥,曾被誉为“浙江资本第一镇”,是观察改革开放以来浙江传统块状经济跌宕起伏的一个很好的窗口。

  从1968年的杨汛桥人民公社综合加工厂起步、如今拥有3家上市公司的精工集团,是浙江省现存创办最早的民营企业之一。

  “改革开放40年,就是不断地通过市场实践来解放思想、提升认知水平的40年,党委和政府的指导思想在不断深化,我们市场主体的行为方式也在不断校准之中。”精工集团董事局主席、浙商总会军民融合专委会副主任金良顺说,“八八战略”及其后浙江省委出台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可以说开启了经济领域的一场新的革命,从而改写了众多市场主体尤其是中国民营企业发展的时代特征。

  浙商总会秘书长郑宇民长期关注中国民营经济发展。他认为,改革开放第一个15年,各地民营经济发展主要靠计划经济突破以后形成的洼地效应,第二个15年,计划经济的洼地效应没有了,大家就简单地通过利用环境资源来发展经济,结果是过度利用环境、过度利用生态、竭泽而渔地利用市场——浙江从2003年开始就先人一步迈出了转型步伐,比其他很多地方少走了好几年弯路。

  郑宇民说,“八八战略”的出台以及在“八八战略”实施过程中面世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腾笼换鸟、凤凰涅槃”等一系列重要思想,以崇尚科学的深邃思考、统筹兼顾的宏大布局、着眼未来的前瞻视角,引领浙商提前开启了第三个15年,也是全新的15年历史进程。

  这15年,浙商沿着省委、省政府建设科技强省、品牌大省、生态大省、文化大省等战略部署,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外向发展水平,在不断壮大自身实力的同时,带动了“三个浙江”发展。

  2017年浙江省内浙商创造的经济总量达到3.37万亿元,在各省市区GDP排名中跻身前十。按照浙江省委指引的“跳出浙江发展浙江”思路,省外浙商、海外浙商共同发力,带动“省外浙江”“海外浙江”共同发展。

  这15年,浙商逐步构建起了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融合发展的现代化经济体系。2017年全省以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主要内容的“三新”经济增加值达到1.25万亿元,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37.1%。2018年上半年,全省数字经济实现核心产业增加值2348亿元,同比增长16.4%,占GDP比重达9.1%。

  这15年,浙商创业创新经典不断,尽显“第一商帮”风采:宗庆后、徐文荣、李如成等老一代功勋浙商,“老骥伏枥”创造了事业新的高峰;马云、李书福、王建沂等中生代浙商脊梁,书写了可载入全球史册的企业案例;陈宗年、姚力军、孙彦龙等新一代浙商翘楚,在新经济领域异军突起。他们与数百万奋斗在各行各业的浙商一道,把“八八战略”引领下的创新为要、生态优先等发展理念传遍了祖国大地。

1 2 3 共3页

编辑:夏赛赛

相关阅读

高清图片

图片

图解

排行

专题

  • 专题

    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

  • 专题

    “一带一路”倡议五周年

  • 专题

    壮阔东方潮 奋进新时代——庆祝改革开放40年

  • 专题

    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

  • 专题

    晋江经验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