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委解读西部大开发战略新的历史性成就-中工新闻-中工网
首页学习时政看点工事全总工会评论权益视频财经企业就业民生国际军事理论汽车健康人物书画摄影旅行文化公益教育娱乐体育

中工新闻

神州

国家发改委解读西部大开发战略新的历史性成就

2018-08-31 05:01:04 人民日报

  国务院新近召开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会议,对深入推进西部开发工作做出新部署、提出新要求。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近20年来取得了哪些成就、今年还会有哪些亮点?8月30日,国家发改委召开新闻发布会,对此进行了解读。

  152项西部大开发重点工程完工52项在建100项

  “党的十八大以来,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新的历史性成就,对全国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国家发改委西部开发司巡视员肖渭明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西部地区各项主要指标增速多年领先“四大板块”,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比较坚实的基础。

  经济实力稳步提升。2013年到2017年,西部地区生产总值从12.7万亿元增加到17.1万亿元,年均增长8.8%,占全国比重从19.8%提高到20.0%;5年间,主要经济指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基础设施保障能力全面增强。铁路运营里程达到5.4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7618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5万公里。民用运输机场数量达114个,占全国比重近50%。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一批具有重要影响的能源工程相继竣工,最后一批无电人口用电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到2017年底,152项西部大开发重点工程已经完工52项,还有100项在建;按照计划安排,全部项目将在2023年年底前完工,完工后西部将新增铁路里程8751公里,新增高速公路3219公里,新增发电装机1878万千瓦。到那时,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水平将进一步提升。”肖渭明说。

  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显著成效。5年来,西部地区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37.3%增加到46.7%,提高了9.4个百分点,超出全国同期上涨的6.3个百分比。5年间,有超过一半的西部省份的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在西部地区设立了37个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生态补偿机制初步建立。5年来,西部地区安排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3865.6万亩,面积累计达1.26亿亩,地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得到巩固。

  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2017年西部地区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1万元和1.1万元,是2013年的1.38倍和1.46倍,年均增长超过10%。农村贫困人口大幅减少,5年来超过3500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目前贫困发生率全部下降到10%以下。

  开放型经济水平不断提高。西部地区积极参与和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中欧班列快速发展,截至目前,西部地区累计开行4579列,占全国开行总列数的47%;宁夏、贵州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和广西凭祥、云南瑞丽、内蒙古满洲里等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稳步推进。

  加快形成以干线(高速)铁路公路为主骨架的交通网络建设

  今年前7月,西部地区经济增速放缓,特别是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明显下滑至2.3%,比1—6月份的3.4%又回落了1.1个百分点,“四大板块”里垫底,引发各方关注。

  肖渭明说,要看到,西北地区增速放缓的同时,西南地区保持了比较强劲的增长势头,有4个省区投资增速达到两位数,居于全国前列。

  肖渭明分析,西北地区投资增速下滑是几方面因素的集中体现:一是当前基础设施投资面临土地、资金等多种制约;二是中低端制造业竞争非常激烈而中高端制造业技术门槛又较高,这样投资领域的深层次矛盾导致投资空间承压和投资下滑。“这种局面,已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

  据介绍,今年以来,国家发改委努力把调整优化结构与扩大内需更好地结合起来,进一步加大西部地区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补短板力度,抓紧推进一批西部急需、符合国家规划的重大工程建设,确保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势头不减弱。

  首先,交通基础设施依然是西部大开发的重点任务。“要加快形成以干线(高速)铁路公路为主骨架的交通网络建设。”肖渭明表示,今年到明年我国要加快成贵高铁建设,尽快开工建设川藏铁路、渝昆高铁、西渝高铁等大通道。加快建设一批高速公路,拓展区域连接线,继续加强农村公路建设和支线机场建设。

  其次,要进一步推动电力、油气、信息等骨干网络建设,加强西北、西南陆路进口油气通道和配套干线管网建设,完善以西气东输京陕线和川气东送为主的天然气骨干管网建设;推动建设陕北—湖北特高压直流、青海—河南特高压直流等电力通道建设。

  此外,还将加强重大水利设施建设,加大对退耕还林还草、退牧还草、三北防护林、京津风沙源治理等重大生态工程建设的支持力度,以及加快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

  西部地区经济升级进一步筑牢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基础

  西部大开发,不仅有经济开发,还有生态保护。“祁连山生态破坏事件发生,给我们大家特别是西部的干部敲响了警钟。东中部不允许以牺牲生态为代价来发展经济,西部同样也不允许,不要认为西部空间大、环境容量大就可以‘大干快上’,破坏生态。”肖渭明说。

  肖渭明表示,从2000年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一直强调要“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这个要求越来越突出,越来越重要。这里面,生态补偿机制发挥了很大作用。

  生态补偿,即生态受益地区向生态价值提供地区给予资金、人才等方面的补偿,从而提高生态保护地区或者生态价值提供地区的环保积极性,减少污染冲动。2016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意见》,正式确定了重点领域、重点区域、流域上下游以及市场化补偿机制的基本框架,促进了生态补偿机制正规化、机制化、法治化。

  据介绍,国有国家级生态公益林补助标准已经提高到每年每亩10元;集体和个人所有的国家级公益林补助标准提高到每年每亩15元;草原、草畜平衡的奖励标准提高到每年每亩2.5元;草原禁牧补助标准提高到每年每亩7.5元。2017年中央财政投到森林生态效益补偿一共175.8亿元,西部地区拿到的资金占60%;中央草原补助资金187.6亿元,西部地区占96%。

  “实践充分证明,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大决策是完全正确的,制定出台的各项政策措施是管用的,为西部地区的持续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肖渭明表示,西部地区是我国发展的巨大战略回旋余地,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的重点和难点。统筹做好西部大开发工作,可以拓展我国经济发展空间,可以增强防范各类风险的能力,可以支撑全国经济稳中向好的形势。“把西部这盘棋走活了,西部地区经济升级了,我国实现经济转型升级、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将更加扎实。”(本报记者  陆娅楠)

编辑:肖天

相关阅读

高清图片

图片

图解

排行

专题

  • 专题

    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

  • 专题

    “一带一路”倡议五周年

  • 专题

    壮阔东方潮 奋进新时代——庆祝改革开放40年

  • 专题

    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

  • 专题

    晋江经验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