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网络诚信建设:撕开网络欺诈5张“假面具”-中工新闻-中工网
首页学习时政看点工事全总工会评论权益视频财经企业就业民生国际军事理论汽车健康人物书画摄影旅行文化公益教育娱乐体育

中工新闻

神州

关注网络诚信建设:撕开网络欺诈5张“假面具”

2018-07-12 10:06:42 人民网-人民日报

  原标题:撕开网络欺诈5张“假面具”(关注网络诚信建设系列报道②)

  制图:蔡华伟

  假低息

  抛出中奖当诱饵

  “恭喜你,中奖了!688元免费花。”去年,家住无锡的小李在使用某手机APP购物时收到了一条“诱人”的推送消息。

  按照网页指引,小李注册并提交了个人信息,“如愿”领取了688元。但这688元并不能马上使用,必须在借款2000元后才能使用,而且网贷平台承诺日息低至0.03%,每月只用还总借款额的10%即可,如果客户立即借款相当于白送了688元。小李禁不住诱惑,而且急需用钱,当即就签了2000元的借贷合同。

  然而,小李没有想到的是,低息利诱其实是障眼法,网贷平台并没有把高额的服务费、手续费、平台运营费等算进利息中,这些费用加起来远远高于我国民间借贷年化利率不得超过36%的法律红线。当小李借款逾期不能还款时,平台要收取的费用几乎是本金的100%,甚至会超过本金。借贷平台的工作人员告诉小李,可以通过另外的借款平台,用同样的方式继续借款还利息。就这样,小李又被迫在多个借款平台贷款,债务越来越大。

  近年来,互联网金融发展日益提速,但也出现了一批以“高收益无风险”“免息贷款”等为幌子的诈骗陷阱。互联网金融风险分析技术平台监测数据显示,截至6月底,监测发现超过2.5万个互联网金融网站存在异常,违规开展业务的超过5700个。

  复旦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孙立坚:

  互联网金融行业尚处创新发展过程中,在市场准入门槛、监管能力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短板。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监管盲区,抓住互联网金融用户对高投资收益的逐利心态假意集资集款,最后携款逃之夭夭。面对“诱人”的所谓收益承诺,投资者一定要保持理性、保持清醒,认识到高收益与高风险并存。

  值得注意的是,不是每个用户都是金融专家,专业金融机构和监管部门更需要合力保护用户和投资者的利益。一要做好信息披露,二要善于利用大数据技术发现异常、及时干预。目前,随着“网联”(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清算平台)进入到互联网金融市场,监管部门的预警监测能力得到提升,能借助大数据及时发现异常经营和交易行为,实现对数据流、资金流等的全面监管。

1 2 3 共3页

编辑:傅仁誉

相关阅读

高清图片

图片

图解

排行

专题

  • 专题

    李克强总理访问保加利亚、德国等

  • 专题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7周年

  • 专题

    壮阔东方潮 奋进新时代——庆祝改革开放40年

  • 专题

    晋江经验

  • 专题

    上合青岛峰会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