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长临河古镇斫琴师:斫琴大繁至简 学琴永无止境-中工新闻-中工网
首页学习时政看点工事全总工会评论权益视频财经企业就业民生国际军事理论汽车健康人物书画摄影旅行文化公益教育娱乐体育

中工新闻

神州

安徽长临河古镇斫琴师:斫琴大繁至简 学琴永无止境

2018-06-30 14:15:07 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合肥6月30日电 题:安徽长临河古镇斫琴师:斫琴大繁至简 学琴永无止境

  作者 余皓

  古琴是中国传统拨弦乐器,“号钟”“绕梁”“绿绮”“焦尾”被人们誉为“四大名琴”。音域宽广,音色低沉的古琴,随着时代的变迁,深深扎根于中国民间,在古代四艺“琴棋书画”中居于首位。

  29日,记者来到有着“环巢湖第一镇”之称的安徽合肥长临河古镇,探访一位制作和弹奏古琴的琴师——朱志刚。

  朱志刚的古琴工作室位于长临河古街,还未进门,记者便听见一阵绵长古朴的琴音飘出,身穿白马褂的朱志刚正在教授学生弹琴的手法,右手拨弹琴弦,左手按弦取音,随着手指轻勾复挑,同一根琴弦上,发出了数种琴音。

  朱志刚介绍,古琴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是3600多年,在中国传统民族乐器中最为悠久,制作古琴则雅称为“斫琴”,“可以说,离开了古琴,就讲不开中国音乐史。”

  “我与古琴结缘,是30多年前去郑州博物馆参观时,被古琴的音色和意境深深吸引。”从那之后,朱志刚便开始学弹古琴,斫古琴,其演奏曲风沿自中国著名古琴演奏家管平湖的“管派”,漆艺则师从福建省级漆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俞铮。

  朱志刚告诉记者,斫琴的工序大大小小有100多道,选坯、制坯、掏腹腔、灰胎、做底板....。.每一步都马虎不得。以最初的选料来说,所选的琴体材料以老宅子的梁木为主,往往有着上百年的历史,琴身用料以梧桐或杉木为佳,底板则多为梓木,一床古琴的斫制周期短则一年半,长则三四年。

  在工作室,朱志刚现场演示了斫琴中的“灰胎”步骤,他用两片刮刀铲起些许大漆和磨细的鹿角霜调和而成的胎灰,均匀涂抹于琴身。在古琴的斫制中,根据胎灰颗粒的大小不同,这道工序需要重复数次方能完成。

  朱志刚说,灰胎是斫琴中极为重要的一步,对于琴音的传递、稳定音色和琴身的防腐蚀有着重要的意义。“斫琴的过程就是掌握木性的过程,只有对木性有理解,对艺术有追求,才能斫出一床好琴。”

  “通过自己的双手,将两块木板逐渐变成一床古琴,然后弹奏出美妙的音色,这种感觉妙不可言。”斫琴弹琴已是朱志刚最大的乐趣,“古琴的声音频率与大自然十分接近,是真正的天籁之音。”有趣的是,当朱志刚的琴音绕指而出时,经常有许多小鸟在工作室周围停留憩息。

  如今,朱志刚在弹琴斫琴之余,还教授十几名学生琴艺,他坦言,并没有刻意收徒,而学琴同学习书法绘画一样,有着特殊的气韵,轻而不弱,重而不暴,在抹、挑、勾、摘中逐渐达到修身养性的效果。

  “学琴三年才算入门,而我对琴艺的理解是学无止境。”在朱志刚看来,古琴同其他艺术形式一样,技艺的精进和对传统文化认知的积累是相辅相成的,而对艺术的追求,应该永远在路上。

编辑:王妍

相关阅读

高清图片

图片

图解

排行

专题

  • 专题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7周年

  • 专题

    壮阔东方潮 奋进新时代——庆祝改革开放40年

  • 专题

    上合青岛峰会

  • 专题

    李克强访问印尼、出席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并访问日本

  • 专题

    聚焦首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