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猪头税”到“告别田赋鼎” 亲历农民负担由“七十二变”到归零的历史变革(图)-中工新闻-中工网
首页学习时政看点工事全总工会评论权益视频财经企业就业民生国际军事理论汽车健康人物书画摄影旅行文化公益教育娱乐体育

中工新闻

神州

从“猪头税”到“告别田赋鼎” 亲历农民负担由“七十二变”到归零的历史变革(图)

2018-06-08 08:56:58 新华每日电讯

  2004:中央一号文件与“五年内取消农业税”

  2004年伊始,中央颁发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

  这是上世纪80年代中央连发5个“三农”问题一号文件,相隔18年之后的第一个一号文件,我不由心绪怦然——自1999年12月接手《新华每日电讯》以来,我告别18年的一线采写生涯,把精力都用在了办报上。2004年的一号文件,是试图解决农村累积问题的转折性文件,关乎几亿农民“转运”。作为一名长期在农村采访、对农民的喜怒哀乐感同身受的记者,再次深入乡村与农民面对面拉家常、话喜忧的念头越来越强烈。

  于是,我们《新华每日电讯》编辑部提前策划,由我带领报社编辑记者,联合新华社驻地方分社记者,到鄂豫皖三省乡村调研十几天。在媒体公开发表一号文件不久的当年两会期间,《新华每日电讯》推出三个版的《甲申农鉴——鄂豫皖部分农区调查》,如实反映一号文件面对的严酷现实。400多家报纸网站转发,读者来信来电评论以千计,成为两会代表委员热点话题。河南代表团有的代表建议国家尽早全部取消农业税,河南省更要先行一步。

  此后,鄂豫皖的这些乡村成为《新华每日电讯》多年定点调研基地,报社派多名编辑记者轮流前往采访调研,少犯跟风、漂浮错误,也为自2004年开始的每年一个“三农”问题一号文件的效应提供镜鉴。

  我们不无欣慰地看到,那一年3月5日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的宣告:五年内取消农业税!

  这一宣告引起巨大反响,各地积极回应,一个接一个宣布提前全部取消农业税。到年底,全国便有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宣布2005年取消农业税。  于是,2005年12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决定,废止1958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税条例》。

  2006年1月1日起,中国延续数千年的农业税赋走进历史博物馆。

  2004年3月说“五年内取消农业税”的目标,不到两年即成现实!

  中国邮政特发“取消农业税”邮票以示纪念。

  告别田赋鼎:告知后人永世不忘

  “税”字本来就是为农业税而造——禾字旁。中国是个传统农业国,原本没有其他产业可征,征税就征农业税。从公元前594年鲁国“初税亩”算起到当代,正式的农业税征收历史是2600多年;从夏代“夏后氏五十(亩)而贡”算起的话,则农业税赋史长达4000多年。数千年的农业税赋,几乎无不为一个“黄宗羲定律”所囊括:并税——加税——再并税——再加税,最终都压到农民头上,农业税赋越来越重。要跳出“黄宗羲定律”,就必须对农民减税和免征税,但这又需具备相当的条件。

  感谢改革开放给我们带来经济大发展和税源大拓展。1950年,农业税占当时国家财政收入的39%(一说40%)。2004年,农业税占各项税收的比例仅有1%。到2005年,全国没有全免农业税的地方都加起来,农业税额也仅15亿元,只占全国财政总收入3万亿元的0.05%,即使没有这项收入,也对财力影响不大。这是全部取消农业税的物质基础。

  世界经济发展的一般历程是,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以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农城乡协调发展。据有关资料,从1949年到2003年,全国累计征收农业税3945.66亿元;从1953年开始到上世纪80年代取消统购统销政策,农民通过工农产品“剪刀差”对工业化的贡献超过6000亿元。所以,取消农业税,并通过投资、补贴反哺“三农”,是工业化达到一定阶段后进一步发展国民经济的需要。

  农民负担从来就既是一个经济问题,又是一个政治问题。按有关学者研究,农业税既不是个人所得税(没有起征点),也不是营业税(不区分生产营利性),更不是资产税(土地不是农民的私产),纯粹就因为你是“农村户口”而缴的“身份性贡赋”。它在社会的某个阶段,具有历史继承性和存在的理由。但经济发达后,就有悖于现代社会关于税制公平的基本原则,对农民极不公平。所以,取消农业税是农民权利和尊严的恢复。

  祖祖辈辈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可能一时并不全部了解取消农业税的原因和意义,但压在他们肩头的重负2006年后一扫而光,因收取税费而频繁发生的恶性案件2005年后烟消云散,这对惯讲实惠的农民来说,不啻天大福分。他们喜上眉梢,奔走相告,不知道用什么方式表达内心的激动。

  河北省灵寿县青廉村农民王三妮,有一手青铜铸造手艺。他实在抑制不住兴奋,立即着手实施自己酝酿已久的想法——铸鼎,铸一尊大鼎,“告知后人,万代歌颂永世不忘”!

  《燕赵晚报》记者刘勇峰、张雷报道说,王三妮铸鼎的想法,萌生于2004年。那一年起,作为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的灵寿县,率先免除了农业税。落实到王三妮家,不仅免除了每人76元的农业税和“三提五统”,全家还能得到216元的国家补贴。就在他构思鼎的造型和铭文过程中,听到了国家宣布2006年全国取消农业税的消息。他兴奋地说:“这一前一后、一收一补之间的变化,是一件空前的大事。我要铸造‘告别田赋鼎’,让后代子孙永远铭记。”

  为了铸这“空前”大鼎,王三妮改造了自己的小作坊;为了购买原料,大笔的现金花了出去;为了把560字的铭文刻在蜡模上,王三妮握着刻刀干了一个多月,手上增加了一层厚厚的老茧……

  铸模、刻铭、灌芯、铸造、切割、打磨、清砂、抛光……一年多时光悄然流走,2006年9月29日,通高99厘米、最大直径82厘米、重252公斤的“告别田赋鼎”横空出世!

  王三妮告诉记者:“鼎成那天,我搂着它,怎么看都看不够。祖上几代耕织辈辈纳税。今朝告别了田赋,我要代表农民铸鼎刻铭,告知后人,万代歌颂永世不忘。”

  不忘:农民不忘党恩!

  不忘:党不忘初心!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公共财政的阳光更多普照农村和农民,大笔资金、转移支付投向“三农”和农区的同时,又发起精准扶贫攻坚战。2018年伊始诞生的农业农村部,绝不仅仅是一个名称的变化,它将在国家谱写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新篇章中扮演重要角色。

  不忘:我不忘刚跑农村报道时一位新华社编辑的话。上世纪80年代中期,我到总社国内部农村组,跟副组长曹绍平聊天。谈起我某篇稿件能不能评个好稿时他说:“一个农村记者,一年能为农民说一句话,比评上10篇20篇好稿的意义还大。”这话从此改变我对新闻价值观的看法。评这评那随缘去,为农民说话我所求。做好没做好不好说,几十年新闻生涯里我尽力了。而且我觉得,这个话现在也不过时。由于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利益多元化社会中的农民,仍是弱势。即使在当今,在今后相当长时期里。(解国记)

1 2 3 共3页

编辑:夏赛赛

相关阅读

高清图片

图片

图解

排行

专题

  • 专题

    壮阔东方潮 奋进新时代——庆祝改革开放40年

  • 专题

    上合青岛峰会

  • 专题

    李克强访问印尼、出席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并访问日本

  • 专题

    聚焦首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

  • 专题

    “新时代·幸福美丽新边疆”启动仪式在拉萨举行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