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劳动教育将纳入大中小学必修课 正在研究相关评价方式-中工新闻-中工网
首页学习时政看点工事全总工会评论权益视频财经企业就业民生国际军事理论汽车健康人物书画摄影旅行文化公益教育娱乐体育

中工新闻

部委

教育部:劳动教育将纳入大中小学必修课 正在研究相关评价方式

2019-12-08 11:15:53 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12月8日消息(记者李欣)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近日,中共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进一步强调坚持立德树人,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顶层设计已经有了,接下来,就是确保劳动教育真正落地。教育部相关负责人透露,下一步,劳动教育将纳入必修课,相关评价方式正在研究中。

  将劳动教育纳入必修课,是确保落地效果的重要“必选项”。根据了解,目前北京等地已经探索将家庭劳动教育、社会劳动教育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作为中考和高考的重要参考。那么,怎么才能把这必修课开好呢?参加什么样的活动才算劳动教育?劳动是否真的要“下地种田”?如何量化考核?如何确保公平呢?

  目前,北京市的中小学生必须要学习“纸工”“手工缝纫与绣制”“泥工”“种植与养殖”等劳动技术课程。到了初中阶段,学生还要学习“木工”“金工”“电子”“烹饪”“服装”等劳动技术课程。劳动教育,目前已基本上覆盖北京市中小学全部学生。北京市教委基础教育一处处长魏旭斌介绍,未来除了鼓励各区各学校结合实际开设劳动特色课程,还要进一步使学校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化,把学生的劳动价值观教育融入到人才培养全过程中。魏旭斌表示:“现在更多的还是倡导和呼吁,下一步我们要在学校整个的课程体系当中,把劳动教育专门加进来,作为强制举措来落实。”

  今年7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劳动教育与德智体美并举,成为“五育“之一。近日,中央深改委审议通过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进一步强调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教育部副部长郑富芝表示,劳动教育是当前整个教育体系当中的短板,必须加强,而要加强就要先进行顶层系统设计,明确劳动教育到底怎么搞。郑富芝说:“第一点是要把劳动教育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必修课,必须要开展劳动教育;第二点是要有专门的劳动教育的课时,要有具体的时间规定和要求,按照规定和要求开足开好劳动教育课。”

  但时代在变,现在的劳动教育跟十年前、几十年前的劳动教育会有怎样的区别?是否一定要下地种田?郑富芝认为,首先要提高劳动教育的针对性。郑富芝表示:“城乡是不一样的,差别很大,但各有各的优势;要结合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尽管是义务教育阶段,但这九年对小孩子们来讲差异很大,6岁、10岁、12岁差别还是很大的,一定要结合不同年龄段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开展相应形式的劳动教育。”

  最新通过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明确,劳动教育是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因此,劳动教育绝不是一项简单的专题活动。郑富芝表示,劳动教育形式上不能一刀切,要宜农则农、宜工则工,达到劳动教育的目的最为重要。郑富芝说:“我们最近研讨在学校搞劳动教育不是单纯的劳动,和工人和农民的劳动不完全一样,劳动是措施、是载体,主要是要通过劳动达到劳动教育的目的,培养孩子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弘扬劳动精神,形成对劳动的正确态度和看法,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

  根据了解,目前北京市已经设立了4个市级学工、学农基地,每年有3万初中生走进市级劳动基地,参与劳动实践体验。此外,魏旭斌介绍,北京市还将家庭劳动教育、社会劳动教育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作为中考和高考的重要参考。魏旭斌表示:“学生除了在学校里面参加劳动的一些教育课程之外,在社会上在自己的社区也要参加相应量的劳动体验。我们要记录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将来做为升学的重要依据和参考。”

  尽管目前各地对于劳动教育还没有具体的实施意见,处在各自探索阶段,但是随着相关政策、意见的不断出台,劳动教育已经强势出道,不可忽视。而要确保劳动教育能够落地,不是空喊口号,教育部教材局巡视员申继亮表示,下一步,劳动教育将贯穿融合到各个学科的分散教育中,并加强老师的劳动教育培训,出台家庭是基础、学校为主导、社会支持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申继亮说:“评价是我们整个劳动教育实施环节的重要一环。对学生来讲,是劳动素养的评价。对学校来讲就是教育督导,将来都会有一些要求。”

编辑:刘云

相关阅读

高清图片

图片

图解

排行

专题

  • 专题

    聚焦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

  • 专题

    2019年全国“宪法宣传周”

  • 专题

    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

  • 专题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

  • 专题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