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不存在持续通胀或通缩基础 央行发布2019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工新闻-中工网
首页学习时政看点工事全总工会评论权益视频财经企业就业民生国际军事理论汽车健康人物书画摄影旅行文化公益教育娱乐体育

中工新闻

部委

中国不存在持续通胀或通缩基础 央行发布2019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2019-11-17 02:38:53 北京青年报

  央行发布2019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坚持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

  中国不存在持续通胀或通缩基础

  昨日,央行发布2019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报告称,中国不存在持续通胀或通缩基础;要注重预期引导,防止通胀预期发散,保持物价水平总体稳定,坚持用市场化改革方法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推动银行更多运用LPR,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对实体经济特别是民营、小微企业的支持。

  报告解释称,当前,中国经济保持平稳发展的有利因素较多,三大攻坚战取得实质性进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总供求基本平衡,经济增长保持韧性,改革开放有力推进,宏观政策效果逐步显现,不存在持续通胀或通缩的基础。但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空间有限,外部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我国发展长短期、内外部等因素变化带来较多风险挑战,国内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内生增长动力还有待进一步增强,食品价格指数同比上涨幅度较大,未来一段时间需警惕通胀预期发散。

  下一阶段,中国人民银行将紧紧围绕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三项任务,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

  关键词:贷款

  企业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报告认为,总体来看,稳健的货币政策成效显著,传导效率明显提升。9月末,M2同比增长8.4%,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长10.8%,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与前三季度名义GDP增速基本匹配并略高,体现了强化逆周期调节。

  前三季度人民币贷款新增13.6万亿元,同比多增4867亿元,多增部分主要投向了民营和小微企业等薄弱环节。企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9月企业债券加权平均发行利率为3.33%,较上年高点下降1.26个百分点,其中民营企业债券加权平均发行利率较上年高点下降1.8个百分点;新发放企业贷款利率较上年高点下降0.36个百分点。

  企业贷款利率继续下行

  报告显示,第三季度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略有下降,企业贷款利率继续下行。9月,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5.62%,比6月下降0.04个百分点,同比下降0.3个百分点。其中,一般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5.96%,比6月上升0.02个百分点,同比下降0.23个百分点;票据融资加权平均利率为3.33%,比6月下降0.31个百分点,同比下降0.89个百分点;个人住房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5.55%,比6月上升0.02个百分点,同比下降0.17个百分点。通过改革完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形成机制,以市场化改革的方式促进降低企业贷款实际利率的效果初步显现,9月新发放企业贷款利率较2018年高点下降0.36个百分点。

  报告显示,货币政策对结构调整的支持力度加大,普惠小微贷款快速增长。

  2019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的贷款支持力度,效果明显。前三季度,普惠小微贷款新增1.8万亿元,是上年全年增量的1.4倍,9月末余额增速为23.3%,较上年末提高8.1个百分点,普惠小微贷款支持了2569万户小微经营主体,户数同比增长31.4%。

  住户贷款增速放缓

  从人民币贷款部门分布看,住户贷款增速放缓,9月末为15.9%,比6月末低1.2个百分点,比上年末低2.3个百分点。

  其中,个人住房贷款增速为16.8%,比6月末低0.5个百分点,比上年末低1.0个百分点,前三季度增量为3.3万亿元。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比年初增加8.2万亿元,同比多增1.1万亿元。从人民币贷款期限看,中长期贷款保持基本稳定。前三季度中长期贷款增加8.9万亿元,同比多增1883亿元,占同期贷款增量的65.7%。

  关键词:利率

  抓紧研究存量贷款利率基准转换方案

  按照国务院决策部署,2019年8月17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改革完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形成机制公告,推动贷款利率市场化,利率市场化改革取得重要进展。

  8月20日首次发布了新的LPR,至10月21日第三次发布新的LPR,1年期LPR已较同期限贷款基准利率低了15个基点,5年期LPR较同期限贷款基准利率低了5个基点。同时,中国人民银行督促金融机构抓紧运用LPR定价,推动LPR成为金融机构贷款的主要定价基准。

  报告认为,总体看,改革完善LPR形成机制已取得阶段性成效。9月份新发生贷款中运用LPR定价的占比已达到46.8%,其中主要运用于企业贷款。随着LPR改革效果的逐步显现,市场利率向贷款利率的传导效率提升,带动企业贷款利率下降,9月份新发放企业贷款利率较2018年高点下降0.36个百分点,初步体现了以市场化改革的方式降低贷款实际利率的政策效果。

  关键词:银行

  完善包商银行改革重组方案

  因包商银行出现严重信用风险,为保护存款人和其他客户合法权益,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银保监会依法于5月24日果断对包商银行实施接管。

  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包商银行接管托管工作进展顺利,第一阶段大额债权收购与转让工作顺利完成,第二阶段清产核资工作已基本完成,在此基础上,第三阶段市场化改革重组工作正在推进。

  包商银行正常经营,未出现客户挤兑等群体性事件。总体看,果断实施接管发挥了及时“止血”作用,制止了金融违法违规行为,遏制住风险扩散。以收购承接方式处置包商银行风险,既最大限度保护了客户合法权益,又依法依规打破了刚性兑付,实现对部分机构的激进行为纠偏,进而强化市场纪律,促进了金融市场的合理信用分层。

  同时,中国人民银行果断通过多种方式向市场投放流动性,建立了防范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的“四道防线”,通过货币政策操作及时稳定了市场信心,有效遏制了包商银行风险向其他中小银行蔓延,对保持货币、票据、债券等金融市场平稳运行发挥了重要作用。

  报告称,下一步,中国人民银行将会同有关部门继续完善包商银行改革重组方案,积极推动包商银行改革重组。同时,抓紧补齐监管制度短板,加强中小银行股东管理和公司治理,推动中小银行健康发展。

  9家银行发行4550亿元永续债

  报告指出,发行永续债推动银行多渠道补充资本成效显著。银行资本是金融和实体经济循环的重要纽带。

  2019年以来,在内外多重因素作用下,我国一度面临较大的信用收缩压力,补充资本是缓解信用收缩的重要措施,发行永续债是推动银行多渠道补充资本的突破口。

  永续债具有补充核心一级资本的触发条款,可以触发减记,属于优质的资本补充工具。2019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将永续债到期日作为银行清算日,解决了永续债发行面临的法律与监管矛盾的难题,与相关部门密切合作,明确了永续债的税收规则,扩大了永续债的投资主体范围,并创设央票互换工具(CBS),推动银行永续债顺利发行,提升银行可持续支持实体经济的能力。

  截至2019年9月末,9家银行已合计发行4550亿元永续债,另有17家银行拟发行超过4700亿元永续债,有力扭转了信用收缩的局面,支持了2019年以来银行相对较快的贷款增速,取得了明显成效。

  文/本报记者 程婕 统筹/余美英

编辑:王川

相关阅读

高清图片

图片

图解

排行

专题

  • 专题

    习近平访问希腊并赴巴西出席金砖峰会

  • 专题

    聚焦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

  • 专题

    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 专题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

  • 专题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