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解说词(第二集)治国有常民为本-中工新闻-中工网
首页学习时政看点工事全总工会评论权益视频财经企业就业民生国际军事理论汽车健康人物书画摄影旅行文化公益教育娱乐体育

中工新闻

要闻

《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解说词(第二集)治国有常民为本

2018-10-10 08:31:34 光明日报

  第三段落

  微视频三: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个道理我们必须牢记,任何时候都不能忘却。

  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地。忘记了人民,脱离了人民,我们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会一事无成。我们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接受人民群众批评和监督。心中常思百姓疾苦,脑中常谋富民之策。使我们党,永远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拥护;使我们的事业,始终拥有不竭的力量源泉。

  主持人康辉:

  刚刚我们听到的习近平总书记的这段话是2016年10月21号,他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讲的。当年长征胜利,依靠人民;今天我们走在新的长征路上,依然要依靠人民。根基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兴衰成败都在人民。

  总书记在这段讲话当中,引用了一句古人的话,“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句话大家都特别地熟悉吧?但这句话最早的出处是哪儿呢?我想问问今天在现场的同学们,有谁知道?这位女同学,好。

  观众:

  我记得这句话应该是唐太宗李世民说的。

  主持人康辉:

  好,谢谢这位同学。其实你的水平跟我差不多。当时我被问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我的回答也是:不是唐太宗说的就是魏徵说的。但其实告诉大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八个字最早的出处,比唐代要早得多。那它典出何处呢?我们现在请经典释义人赵冬梅教授,来为大家做讲解。

  经典释义人赵冬梅: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句话最早的出处是《荀子·王制》,它的原文是,“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用大白话来解释,就是君主就像是船,而老百姓则像是水,水可以把船托起来,也可以把船掀翻。

  荀子的这个比喻当中其实包含着民本思想,就是老百姓是重要的,老百姓是一个国家统治的根基,荀子的这个比喻,用水和舟来比喻老百姓和君主之间的关系,这个比喻非常地形象。朝代更替的历史当中,我们一次又一次地看到了水是怎样载舟的,水又是怎样覆舟的。比如说隋朝,隋炀帝做的很多的事情,我们站得极远的时候,站在历史的高度,当我们站在鹰的高度的时候,我们会觉得它是积极的,是有意义的,是有价值的。但是历史不能只有这一个维度,看历史的时候,不能只站在鹰的高度,站在两千年、一千年的尺度上去看历史。其实看历史的时候,很重要的就是你要看当时,看人的生命的尺度。如果站在人的生命的尺度,去看历史的话,那么隋炀帝做的这些事情,对于隋朝治下的老百姓来说,那么快的节奏、那么高的速度、那么高的频率的战争和劳役,对于当时隋朝的老百姓来说,就意味着非常现实的苦难。

  那么老百姓没有办法。在这时候愤怒的老百姓,一滴一滴的水就汇成了一个愤怒的巨浪,这种愤怒的巨浪,最终推翻了隋朝的政权。这就是我们在隋朝灭亡当中看到的非常形象的,水是怎样覆舟的这个过程。

  隋朝灭亡的过程,唐太宗他是亲眼目睹、亲身经历的,隋朝“水则覆舟”的那个教训,在他的心里边仍然是非常之鲜活的。他知道“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的道理。而这番道理,他是从自己的生命经历当中体验出来的,所以他信,所以他能够接受批评。

  正是因为这个时期的唐太宗是能够接受批评的,所以才有了我们大家都学过的“贞观之治”。

  关于“贞观之治”,其实我想可能大部分人都会有一个误解,就是觉得好像到了“贞观之治”的时候,唐朝就非常地强盛,已经超过了隋朝。其实唐朝的强盛还在后边,要到“开元盛世”的时候。在“贞观之治”的时候,如果论到唐朝的国力的话,不管是谈人口的数量,还是说仓库里边仓储的物资。其实这个时候的唐朝,都比隋朝末年还要差得远得多。那么为什么人们如此怀念、如此称颂“贞观之治”呢?那个“贞观之治”究竟是一个什么样子的呢?

  我们看《贞观政要》的描述。它说道路行旅十分安全。旅行是安全的,路上没有打劫的,没有拦路的。监狱里头也常常是空的,没有犯人,没有人犯罪。田野里边放牧着牛羊。人们离开家的时候是不用关大门的。因为连着几年都是大丰收,所以粮食便宜极了,一斗只要三四个铜钱。出门旅行的时候呢,从长安到岭南,从山东到大海,都不用随身背着粮食,路上都可以买到粮食,是可以置办到你要吃的、要用的东西的。而客人、行旅之人,从山东的村子里边路过的时候,村民一定会好好地款待,而且临走的时候还有送干粮的,这就是唐朝人描述当中的“贞观之治”。如果论国家的力量来讲,它不是特别强大,它不如隋朝末年的时候,但是这个“贞观之治”它和谐、安静、美好。这个时候的老百姓,就像是蓝天之下平静的海水,它托载着唐王朝的大船向前走。“水则载舟,水则覆舟”,一两个的老百姓微不足道。但是当他们聚集起来的时候,他们就是国家兴亡的决定力量。

  主持人康辉:

  “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水的力量是如此地庞大,那么作为为政者来说就要施仁政,要善用这种力量。

  那今天我们一直在强调,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要让人民过上美好的生活,要善解民心之忧,要善谋民生之利。怎么样才能得民心呢?关于得民心,习近平总书记还有哪些重要的论述呢?我们接下来继续请思想解读人王杰教授为大家做讲解。

  思想解读人王杰:

  只有不断地改善民生,你才能够赢得民心。这是一个辩证法。所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这就是说,要用真情的付出、切实的行动来赢得民心。人民群众的认可是最高褒奖,人民群众的信任是最大支持。

  观众举手示意了,请问你有什么问题?请讲。

  观众:

  王老师您好,刚刚您讲到有关于民生的问题,说我们要重民生,然后要实行惠民政策,让我们得到一些幸福感,但同时我们也很看重国家在高科技方面的发展,但是也有人说,这些国家在高科技方面的发展,它除了给我们带来一些自豪感的同时,它与我们的民生又有什么关系呢?

  思想解读人王杰:

  这是一个科技和民生的关系问题,前些年在发射遥感卫星、通信卫星的时候,说这些卫星发射了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有什么关系?其实我们讲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咱们谁都离不开高科技了,对不对,咱们的智能手机、咱们的人脸识别、咱们的共享单车、咱们的电动汽车、咱们的高速火车,这都是靠高科技的结果。我们都已经在享受它给我们带来的便捷。所以高科技,不能够只看到自己眼前的这点事情,把这个事情把它放大,就是高科技与我们的民生,可能暂时它看不到有很密切的关系,但是呢,随着它的发展,它一定和我们的民生是息息相关的。这是我的一个简单的回答。

  观众:

  谢谢老师。

  思想解读人王杰:

  刚才谈到了民生。要赢得民生,就必须不断地改善民生。习近平同志早年在基层工作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赢得了老百姓的广泛赞誉。习近平同志在梁家河村插队时,中间有八个月的时间,在另外一个村——赵家河村驻点。在赵家河村的这八个月时间里,习近平同志主要负责村里的一些日常的行政工作,同时还和村里的老百姓一起打土坝、修梯田、植树造林,习近平同志在当地老百姓心中,留下了非常深的印象。

  主持人康辉:

  是的正像王杰老师讲的那样,习近平同志当年在陕北的赵家河村,那八个月工作的时间,给村民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今天我们在节目现场,特别请到了陕西省延安市延川县赵家河村的一位村民高生智高大爷。我们掌声欢迎他。

  高大爷您好。

  嘉宾高生智:

  您好。

  主持人康辉:

  您好您好。

  主持人康辉:

  当年那些北京知青里面,习近平同志是给村民们留下了特别深的印象,我听说一直到现在赵家河村的老百姓们还经常会说起当年习近平这个北京后生的故事。还有个“好后生”的故事是不是?

  嘉宾高生智:

  嗯。

  主持人康辉:

  您跟大家讲一讲。

  嘉宾高生智:

  事情是这样,这个冯俊德老大爷,他在自己的地里头种了一点旱烟,把这个旱烟都搬了一架子车。

  主持人康辉:

  种旱烟。

  嘉宾高生智:

  旱烟。他往回拉,自己运回来。拉着拉着他就有点累了。70多岁的人了。这时候呢,后面来了个小伙子。小伙子就说,来,大爷我帮你拉一会儿。顺手就从大爷手里把这个车把就拿过去,他自己拉。

  两个人就这样拉着车子慢慢地往前走。这个冯大爷说,我还不知道你是谁?这时候,小伙子就说,我姓习,我叫习近平,是插队青年。这时候冯大爷说了,姓习的这个姓很少,一般都不这样叫。只有在陕北那时候跟刘志丹闹革命的习仲勋姓习。小伙子就说了一句,习仲勋是我爸,我是他儿子。这时候呢,这冯大爷就说,你是个好后生。

  主持人康辉:

  所以大家就知道了,习近平同志不论走到哪儿,都是有很多的百姓特别支持他、特别拥护他,特别愿意和他一起干事。就是因为他自始至终心里想的就是老百姓的事,自始至终是在帮老百姓做事,所以这就是得民心。这就是好后生的这个故事。一直到今天,习近平总书记仍然坚持着为百姓一直在做实事。

  今天特别感谢高大爷来给我们讲了这个故事,好,谢谢您,谢谢。

  中国的老百姓是最最朴实的,只要你真心真意地为百姓做事,就能够得到百姓最高的评价。而有的时候这个最高的评价,就是简简单单的一个字:好!而要得到这个最高评价,又非常地不容易。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们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那我们今天应该怎么样让我们所有的工作都能够经得起这样的检验呢?我们继续请思想解读人王杰教授来为大家做讲解。

  思想解读人王杰:

  刚才听了这位村民的介绍:好后生。其实好后生是老百姓发自内心的、对习近平同志的一个质朴的评价。当然,也是最高的评价。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金奖银奖比不上老百姓的夸奖。天地之间有杆秤,那秤砣就是老百姓。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人民所向往的就是共产党的奋斗目标。政府所要做的就是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要始终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立场,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根本使命,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让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主持人康辉:

  谢谢今天的思想解读人和经典释义人给我们带来的深入浅出又生动的讲解。今天我们在前行的路上,仍然在吸吮着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漫长奋斗积累起的这些文化养分。在总书记的讲话、文章、论述当中,像“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这样的中国古代的利民思想,经常被提及。人民始终是习近平总书记心中的牵挂。在十九大报告当中,人民被提到了203次,可见“人民”这两个字的分量,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心中,是重于千钧的。在这次节目的最后呢,让我们再次重温一些经典的篇章,我们再次来感受“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的思想和情怀。

  经典诵读环节

  经典诵读人朱卫东:

  《老子》节选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岳阳楼记》节选·范仲淹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咏煤炭》·于谦

  凿开混沌得乌金,藏蓄阳和意最深。

  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

  鼎彝元赖生成力,铁石犹存死后心。

  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供稿)

1 2 3 共3页

编辑:李学平

相关阅读

高清图片

图片

图解

排行

专题

  • 专题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9周年

  • 专题

    壮阔东方潮 奋进新时代——庆祝改革开放40年

  • 专题

    新时代担当作为典型风采

  • 专题

    “一带一路”倡议五周年

  • 专题

    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