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 中工网
 

当前位置:中工网时政频道实时报实时新闻-正文
东北抗联:“红地盘”上 足迹辉煌(图)
//www.workercn.cn2015-08-29来源: 人民日报
分享到: 更多

村民刘福和他建造的抗日展馆。本报记者 孟海鹰 祝大伟摄影报道

  从吉林省通化市通化县兴林镇出发,向东行驶10多公里,就到了兴林镇的曲柳川村。小村庄四面环山,河里抗日展馆就在山脚下。

  展馆是2013年由村民刘福个人出资将自家院子改建而成的。刘福的爷爷刘义,曾秘密为杨靖宇的抗联部队送过情报。“啥时候也不能忘了抗联战士,他们很多人年纪轻轻就牺牲了,还不是为了赶走小日本,让咱们过上太平日子。”1968年,刘义临终时一再嘱咐。

  南满抗日战场的重镇

  河里,指龙岗山脉中段的哈尼河上游山区,是杨靖宇率领东北抗联开展对日斗争的根据地。兴林镇正是河里抗日根据地的中心地带,当地百姓一直把这里亲切地叫做“红地盘”。

  通化市党史研究室原主任丁万林、副研究员马会凤的讲述将我们带回了抗联奋起斗争的那段岁月。

  河里抗日根据地,是东北抗联“河里会议”召开的地方,是东北抗联一军、一路军和中共南满省委诞生的地方,留下了杨靖宇、魏拯民等东北抗联重要领导人光辉的战斗足迹。同时,也是“白家堡子惨案”的发生地,见证了日本侵略者的反人类罪行。

  1934年,东北抗日联军在杨靖宇的领导下建立了河里抗日根据地。1936年7月,中共南满第二次代表大会在河里根据地召开,将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改编为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杨靖宇任军长兼政委。会后,杨靖宇和抗联第二军政委魏拯民一起主持召开“河里会议”,组建了东北抗联第一路军,并成立中共南满省委,这是中共吉林历史上第一个省级领导机构,承担起领导吉林抗战的重任。

  最为辉煌的抗战足迹

  依托河里根据地,杨靖宇率领东北抗联开展抗日斗争,被称为“东三省执行游击战术第一人”。

  马会凤向记者讲述了杨靖宇1934年7月率部突袭邵本良的军需物资地孤子山的战斗。战斗前,杨靖宇派兵侦察,发现日伪军兵力空虚,于是决定智取。杨靖宇命令部队换上伪军服装,冒充邵本良派来的部队,顺利进入孤山子的东寨门,将30名伪军全部缴械,缴获了镇内存放的全部枪支和其他军需物资。

  虽然装备和兵力远不如日伪部队,杨靖宇率领的抗联却通过游击战术,于1936年彻底歼灭邵本良部队。根据地的艰辛也非比寻常。丁万林介绍说,长白山区最冷达到零下40多摄氏度,抗联战士中非战斗减员人数都超过了战斗牺牲的人数。

  白家堡子的血与火

  兴林镇大荒沟村的东山脚下,坐落着“白家堡子惨案纪念地”,用花岗岩雕刻砌成的纪念碑正面刻着“日伪统治时期死难同胞纪念碑”几个大字,背面记录着日本侵略者血洗白家堡子的恶行。纪念碑后不远,有一座高2米的坟丘,惨案中不幸遇难的400多位乡亲的尸骨合葬在此。

  1936年7月8日,杨靖宇率领抗联部队在白家堡子一带的山林埋伏,伏击了日军,击毙11个鬼子。

  3天后,恼羞成怒的日军调集通化、柳河等地日本守备队100余人及伪军一个营,向白家堡子扑来。7月15日,日本守备队一路抓捕一路杀戮。他们把抓捕的村民,用绳子绑起来,严刑逼供,但丝毫没获得有关抗联的情报。日本守备队就对手无寸铁的村民展开血腥屠杀,制造了骇人的“白家堡子惨案”,两天被害村民共计400多人。

  惨案现场只有3人有幸逃生,李忠昌便是幸存者之一,但也被日本兵用刺刀捅了后背、捅穿了上臂。1965年,通化县政府为死难者修建了纪念碑。从此,李忠昌举家迁至纪念碑旁,守护死去的乡亲。他连续17年为参观者义务讲解惨案经过,直至1982年去世。

  通化市委党校副校长杨文珠介绍,杨靖宇后来转战四道江伏击邵本良部队,为白家堡子百姓报仇。随后,杨靖宇离开河里,又开辟了辽东山区、集安老岭等新的游击根据地。

  穿越峥嵘岁月,青山依旧苍翠,哈尼河流淌的声音仿佛还在诉说着杨靖宇和他率领的抗联在河里的辉煌历程。(孟海鹰  祝大伟)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 韵动天鹅湖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