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 中工网
 

当前位置:中工网时政频道实时报实时新闻-正文
血肉筑起的长城:回顾抗战中的文学
//www.workercn.cn2015-08-25来源: 人民日报海外版
分享到: 更多

  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为之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在严峻的历史形势下,文学担负起唤醒民众、实现民族救亡的使命;文学界掀起了以颂扬英雄主义为基调、以救亡图存为主题的创作浪潮,向浴血奋战的抗日军民输送着民族的精气,自觉地形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作家们走出书房,走向人民大众,满怀对祖国母亲的深情、对抗战军民的赞颂、对和平光明的向往、对黑暗势力的痛恨,投身到火热的民族救亡运动中去。他们以笔做刀枪,热情地讴歌全民抗战运动,愤怒地控诉日本侵略者的滔天罪行。

  在抗日烽火中诞生的抗战文学,是进步的文学、战斗的文学、反抗的文学。它为中华民族八年抗战史留下了史诗般的画卷,中国新文学也由此进入“第三个十年”。经过前两个“十年”的酝酿与积淀,新文学摆脱了童年期的幼稚和少年期的迷惘,在最需要大风大浪历练的青年期经历了八年抗战硝烟的洗礼,终于将真正具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崭新形象展现在文学史上。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为了永远铭记那段被血与火映红的岁月,由中国作家协会主办、中国现代文学馆承办的“血肉筑起的长城——抗战中的文学”展览近日在北京举行。在开幕致辞中,中国作协主席铁凝指出:抗战中的文学是中华民族新的精神和文化长城上不可或缺的坚强堡垒,抗战的伟大胜利凝聚着全民族的牺牲和奋斗,也包含着中国作家们的激情和奉献。

  本次展览从筹备到正式展出,历时8个月。展览内容以大量珍贵历史图片、书影为主,辅以40余件馆藏书、报、刊及手稿精品。主创人员打破此前同类展览常规,创造性地用10余首群众耳熟能详的抗日救亡歌曲为线索,贯串起文学界自“九一八”到“八一五”十几年间的抗争历史。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展览第一部分“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反映了全面抗战爆发前的抗敌文学成绩。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开始到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日本帝国主义扶植“伪满洲国”在东北实行殖民统治,大批青年学生和作家被迫流亡关内,形成了引人瞩目的“东北作家群”。“一二八上海事变”“华北事变”“西安事变”等一系列重大变故,也直接影响了全国各地民主爱国作家们的创作方向。他们饱含着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满腔激愤,满怀着对民族命运的深深忧虑和对国家人民的殷切希望,用一部部作品揭露出日本帝国主义妄图吞并中国的狼子野心,奏响了全民族解放斗争的序曲。

  在这一部分展览中,“东北作家群”的代表性人物萧红、萧军、舒群、端木蕻良、罗烽、白朗、李辉英和他们的代表作品《生死场》《八月的乡村》《没有祖国的孩子》《科尔沁旗草原》等被浓墨重彩地推出;日据时期的台湾文学、东北抗联将士的诗作、“一二八事变”后文学界掀起的报告文学创作高潮,以及30年代中期“国防戏剧”“国防文学”的标志性作品《赛金花》等,也是这一部分展览的重要内容。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 韵动天鹅湖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