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 中工网
 

当前位置:中工网时政频道实时报实时新闻-正文
戴安澜冒炮火登长城观察 被日军用机枪封锁2小时
//www.workercn.cn2015-08-19来源: 中安在线 
分享到: 更多

  忠勇殉国,马革裹尸酹壮志

  就在西方为中国军人善战而兴奋时,戴安澜不会想到,一场灾难即将降临在中国远征军身上。

  英缅军连连丢城失地,如潮水般溃败,缅北战局急转直下。 4月,日本抢先攻占了腊戍,远征军回国之路被截断。 5月初,中英盟军全面溃败,远征军大部队退至胡康河谷,受到日军阻击。

  当时,英美方都建议由英国军队收容中国军队。戴安澜态度非常明确:“我生为中华军人,死为中华雄鬼,宁愿与日寇战死,决不苟且偷生!”在与军部失去联系,后有追兵、前路不通的情形下,戴安澜决定带部队进入缅北野人山打游击,并寻隙退回国内。

  戴覆东后来听父亲的战友讲,“父亲一共要穿过5道防线才能回国,两道山路,三道水路。敌人对父亲恨之入骨,前四道防线父亲都闯了过去,最后到了河边,一部分官兵已经过了河,父亲走在后面掩护,结果被敌机枪击中,胸腹中弹。 ”受伤后的戴安澜,被参谋长在草丛中找回后,仍然指挥部队突围。

  饥困交加的士兵们,没有丢下自己的师长。他们轮流用担架抬着他,一边与日军周旋,一边艰难奔波在缅北的高山峡谷和原始密林之中,历经千辛万苦,遭遇了常人难以想象的磨难。

  5月26日,二〇〇师残部行至缅甸北部的茅邦的克钦山寨。此地离国境不过三四十里地,因没有药品,又遭受雨淋日晒,戴安澜伤口发脓溃烂,心力交瘁,几次昏厥。此时,戴安澜已不能说话,他感到生时有限,示意士兵拿出地图来,指示回国路线,又示意卫士扶起他的头来,向北方的祖国艰难凝望后,即壮烈牺牲。一代抗日名将,凋谢在缅甸的荒山丛林中,年仅38岁。当时,缅境无木棺,将军马革裹尸回国。

  中国远征军的行动虽然失败了,但这是一次中国军队悲壮激烈、震撼人心的远征。中国远征军在缅甸重创日军,解救英军的消息,在国际上引起了极大的反响。

  魂归故里,英风正气壮山河

  位于芜湖市中心的赭山,由大小两个山头构成,因土石殷红而得名。在小赭山南麓半山坡上,戴安澜的墓便在于此。

  墓地背依葱茏山峦,四周松柏环绕,幽静庄严。墓的西侧,碑刻着将军的生平功绩。东侧,碑刻毛泽东等中国共产党领袖为将军题写的挽诗、挽词和挽联。

  “外侮需人御,将军赋采薇。师称机械化,勇夺虎罴威。浴血东瓜守,驱倭棠吉归。沙场竟殒命,壮志也无违。 ”在挽诗中,毛泽东高度评价戴安澜。

  距戴安澜墓不远,是后人立下的一尊戴安澜将军铜像。仰望铜像,将军一身戎装,昂首挺胸,胸挂望远镜,手上撑着拐杖,英姿勃发,气度非凡。铜像基座上,是徐向前元帅题写的“戴安澜将军”五个烫金大字。

  “将军原葬广西,后迁葬芜湖,其中曲折种种,说来令人唏嘘。”现已退休的芜湖市委党校教授姚永森,对戴安澜生平研究颇深。

  1942年7月间,戴将军灵柩先后经云南、贵州,运抵广西全州厝葬。将军灵柩所经城市,均隆重地举行公祭大会,家家素烛鲜花,人人挥泪,迎灵队伍多达数万人。

  1942年10月,国民政府颁布命令,表彰戴安澜“视死如归,悲壮激烈,临阵不退,见危甘蹈”,追授他陆军中将。 1944年,因日寇进占广西,担心遭到破坏,将军被迫移葬于贵阳花溪河畔。

  1947年,灵柩始运抵芜湖,暂厝体育场。墓地择定小赭山,以让将军隔江遥望家乡。各界群众列队前往墓地,送葬队伍长达三里之远。哀乐声中,人们挥泪不已。新中国成立后,戴安澜将军于1956年9月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作为民族英雄,戴安澜将军在芜湖人民心目中享有崇高地位,深受爱戴。”芜湖市档案局副研究馆员秦建平介绍,邓小平同志1978年作出批示,整修戴安澜烈士墓。作为芜湖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年前来瞻仰祭奠英烈、追忆将军英魂的人们,络绎不绝。

  “父亲许许多多的优良品德是我们的宝贵财富,特别是父亲把国家民族利益置于至高无上,以此来作为处理一切问题的标准,更是我们要永远牢记不能忘怀的。怀念先烈,一定要努力践行先烈精神。 ”2014年,在芜湖市举行的纪念戴安澜将军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将军之子戴澄东先生含泪回忆着父亲的点点滴滴。

  将军风范,山高水长;英烈不朽,浩气长存。戴安澜的卓著功绩将永载史册,他的爱国精神和崇高风范,更是留给后人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永远值得我们怀念和学习。

  记者手记:铁血丹心报国情

  从怀抱理想、辞别故乡,开启军旅生涯,到浴血百战、马革裹尸,魂归故里,戴安澜38年的人生,短暂却充满传奇与光辉。这位著名皖籍抗日将领身上,展现出的浓浓家国情、拳拳报国志,令人肃然起敬,值得代代相传。

  将军一生,戎马丹心,爱国情怀须臾不曾离,报国志向时刻未曾减。他矢志救国,视国家和民族利益高于一切,浴血天涯,救民族于危亡,解百姓于苦难。戴安澜曾说过,“祖国的存亡,完全操之于我们自己”,“兴亡是我们应负的责任”。

  亲历侵略者的残暴和恶行,戴安澜对日寇有着刻骨之恨。他将名字改为“安澜”,立志要在乱世中力挽狂澜,报效国家。为报国仇,他以名明志,为四个孩子取名:覆东、靖东、藩篱、澄东,都与国难和抗日有关,寄予着他决心打败日军、赶走日寇、重建家园的决心和愿望。

  战乱之中,戴安澜心挂妻子和子女。今天读他留下的一封封家书,依然能读到以死殉国的毅然决然,也能读到绵绵的思念和牵挂。他曾在家书中托付妻子王荷馨:“为国战死,事极光荣。所念者,你们母子今后生活,当更痛苦。但四儿,俱极聪俊,将来必有大成。 ”

  对自己的发妻,戴安澜不离不弃。戴安澜的子女曾说,母亲是不识字的农村妇女,很早便和父亲定了亲。父亲从小学习成绩突出,后来考取黄埔军校。入学后,他便把母亲接到广州。母亲本没名字,缠着小脚,父亲开始给她取名王荷心,他说荷花的心是很苦的,但出淤泥而不染。父亲耐心地教母亲认字,后来又给她改名荷馨,意为散发着荷花的馨香。

  一生戎马、不失儒雅,淡泊名利、酷爱读书,是戴安澜给人留下的深刻印象。对于人生,戴安澜有自己的理解。据家人回忆,戴安澜生前曾写下一段话置于案台之下:“人我之际要看得平,平则不忮;功名之际要看得淡,淡则不求;生死之际要看得破,破则不惧。人能不忮不求不惧,则无往而非乐境而生气盎然矣。 ”戎马倥偬,但戴安澜手不释卷。在将军留下的日记里,有这样的记录:“余之英文,已在枪炮中完成。数学一项,亦愿在枪炮声中完成之! ”显见,即使在行军打仗途中,他仍不舍读书学习。传承家风,勉力前行,戴家子女从小刻苦学习,严于律己,成绩优异,后来成为术有专攻的专家等,皆有所为。

  抗日英雄,人民爱戴。当年,当中国远征军撤到滇缅边境时,一位老华侨被戴安澜为国捐躯的英雄事迹感动,主动将为自己准备的一口棺材献出,并护送装有遗骨的棺木一直走到村镇的尽头。从云南到贵州,再到广西,戴安澜的灵柩每到一地,当地民众都自发地加入到迎送的行列,拜祭这位英雄。如今,在芜湖、无为,将军的墓地和故居,瞻仰祭奠的人们,终年不绝。人们追忆英烈,缅怀他的卓著功绩,更从中汲取精神力量,奋力建设好自己的祖国。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 韵动天鹅湖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