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 中工网
 

当前位置:中工网时政频道实时报实时新闻-正文
“黎明之前”敌后武装:藏兵于乡野 陷寇于泥沼
//www.workercn.cn2015-08-17来源: 南方日报 
分享到: 更多

  百团大战后的1941年到1942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和华南抗日游击队所创建的敌后战场上升为主战场。在此期间,国民党掀起数次大规模反共高潮,尤以皖南事变为甚,中国抗战出现严重分裂、倒退的危险倾向;侵华日军也转移主要兵力“扫荡”敌后抗日根据地,巩固其占领区。我军迎来最艰苦时期。

  此外,日军在太平洋战场的战况也对这一时期的敌后战场造成较大影响,敌后抗日武装的顽强战斗和坚持,则对全国抗战乃至世界反法西斯战场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南方日报驻京记者 杨春

  1抗日根据地人口骤减50%

  1942年,八路军、新四军由50万人减为约40万人。抗日根据地面积缩小,总人口由1亿减少到5000万以下

  “竭尽一切手段,发挥综合作战能力,以维持占领区的治安”,这是1941年1月日军大本营陆军部制定的对华作战计划。其中,华北是日军“治安肃正”计划的重点。

  当年2月,冈村宁次就任日本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并叫嚣“在四个月内彻底消灭华北的共产党和八路军”。日本陆相东条英机甚至宣称:要消灭华北一切不屈服的人,在“血海”中建立“大东亚共荣圈”。

  随后,日军在华北地区实行反复“扫荡”和“清乡”,以及“杀光”“烧光”“抢光”的“三光”政策。2月下旬,日军1500余人“扫荡”了位于冀东丰润的潘家峪,将全村男女老幼驱赶到一个大院内,以机枪扫射,屠杀百姓1300余人,烧毁房屋千余间,造成惨绝人寰的潘家峪惨案。

  与此同时,日军对华中敌后抗日根据地也发动大规模进攻,并以苏中、苏南为重点,反复进行“清乡”。1942年,日军在华北、华中有55万余人,其中用于巩固占领区的约有33.2万人。这一年,八路军、新四军由50万人减为约40万人。抗日根据地面积缩小,总人口由1亿减少到5000万以下。

  日军大肆破坏和毁灭中国抗日力量的生存条件,造成敌后抗日根据地严重的经济困难。这时,国民党政府不仅继续停发八路军的薪饷、弹药、被服等物资,而且用几十万军队对陕甘宁边区实行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加重了经济困难。

  面对如此严峻的局势,中共中央明确指出,人民抗战面临的困难是前进中的困难,是日益接近胜利的暂时困难。毛泽东号召抗日根据地军民坚持敌后抗战,巩固抗日阵地,冲破黎明前的黑暗。在这最艰难的时刻,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民承担起对日发动全面反攻之前的主要抗战任务。

  在人民抗日武装灵活机动的战术打击下,日、伪军如同困兽,虽然疯狂地乱扑,终究被淹没在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

  敌后战场有着打击日寇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并拥有重要的战略据点,沦陷区的大中城市、铁路、公路交通线均在敌后战场的包围和控制之下。从1943年起,敌后战场逐步扭转困难局面,在一些地区发起对日、伪军的攻势作战。

  在军事科学院军史部研究室原主任刘庭华看来,从1943年秋天起,敌后抗日根据地转入恢复再发展,并向日军占领的城镇和交通线展开在时间上先后不一,地域上此起彼伏,规模上由局部向全面的反攻。我军作战形式融运动战、阵地战和游击战于一体,这一机动灵活、独具中国特色的反攻形态,迫使侵华日军无法再从中国战场抽调兵力派往太平洋战场,从而支援了盟军在太平洋战场上对日军的战略反攻。

  2日本陆军六成在中国战场

  1941年底,日本总兵力扩大到240余万人,其中海军约30万人,陆军210余万人。陆军有130万人(包括关东军)被部署在中国战场

  在对华北“治安肃正”的同时,日军另一只手伸进了太平洋。1941年12月8日凌晨,日本突然偷袭美国在太平洋的海军基地珍珠港,日本和美、英等国之间的太平洋战争爆发。

  12月9日,中国共产党发表宣言指出:中国与英美及其他抗日诸友邦缔结军事同盟,实行配合作战,同时建立太平洋一切抗日民族的统一战线,坚持抗日战争至完全的胜利。为此,中共中央成立了由朱德任书记的海外工作委员会,研究如何组织国际反日统一战线的战略和策略,以及在军事上争取与英美同盟军合作,抵抗日本侵略者。

  1942年1月1日,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在华盛顿签署共同进行反法西斯战争的《联合国家共同宣言》,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

  使日军主力深陷中国战场,是中国人民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的重大贡献。1941年底,日本总兵力扩大到240余万人,其中海军约30万人,陆军210余万人。日本陆军用于南进的兵力约40万人,留驻本土的约40万人,其余130万人(包括关东军)被部署在中国战场。

  刘庭华表示,由于解放区军民长期浴血奋战和在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卓有成效的建设,为大反攻准备了相当雄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面对敌后抗战的严重困难局面,中国共产党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充分发挥人民战争威力,在抗日根据地聚集起了一支困不死、打不散、压不垮的中华民族的中坚力量。

  对这一点,当时的日本华北方面军也不得不承认:中共军队“为了策应盟国方面的攻势,在军事、政治、思想各方面,再次开始积极的行动,并得到多数民众的同情,从而迅速扩大了势力”,“目前共军乘中国方面的力量薄弱,活动渐趋激烈”,并认为“为了适应大东亚决战的要求,迅速消灭中共势力,乃是当前急务”。

  毋庸置疑,中国的敌后军民牵制、消灭了大量日军,成为中国坚持长期抗战最重要的因素,也给予盟国反法西斯战争巨大支持。

  在中华日本学会常务理事、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冯玮看来,在“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一直认为中国军队战斗力低下,“一个日本兵可以抵三个中国兵”。但随着战争的推进,中国军民抗战意志不断增强、军队作战经验不断丰富,军事物资支援不断增加,与此相对照的是侵华日军精锐兵力逐渐被消灭和抽走,只能代之以战斗力较弱的兵力。在此消彼长的过程中,日本终于认识到了中国战场在大量消耗、牵制其兵力。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 韵动天鹅湖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